“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党的文艺工作的根本方向。作为美术界践行党的文艺路线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人民艺术家”刘文西先生一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终身扎根西北黄土地,深入人民生活,将对领袖、人民、生活的热爱之情与为人民塑像、为时代抒情的使命感诉诸笔端,以精湛的技艺和情感丰沛的笔墨创造出一系列“具有时代意义”典型艺术形象与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对我国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艺术大家的出现离不开超常的艺术天赋,更离不开坚定的艺术思想与持之以恒的艺术探索。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还在上海育才中学读书的刘文西,在老师王琦先生的指导下学习了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此,“讲话精神”成为他一生艺术实践的思想原点,并坚定不移地通过“熟悉人、严造型、讲笔墨、求创新”的艺术理念加以践行,思想与实践形成一个完美的合力汇聚成他独特而辉煌的艺术人生。在其六十余年的艺术创作生涯中,他踏遍陕北的沟沟峁峁,在走访革命遗址、学习领袖著作、领悟伟人精神,在与农民朋友的共同生活中观察劳动人民的形象特征、精神气质与时代印记。以严谨的造型和粗犷阳刚、淳朴浓烈、气势雄健的笔墨语言塑造了众多极具思想性、时代性、典型性的人物形象,形成极具辨识度的个人风格,创造地的将中西融合的写实主义中国画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他立志开创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与时代特色的“黄土画派”,成为我国当代中国画坛为艺术劲旅。
刘文西先生一生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天职,为世人留下众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艺术珍品。为全面呈现刘文西先生创作历程、创作理念、创作面貌与贡献,本次展览我们精心选取了刘文西先生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与珍贵的图像文献史料,分为“满腔真情绘领袖”“黄土地的主人”“笔墨丹青为人民”三个板块进行系统展示。借此向广大文艺工作者与观众传递他对黄土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深沉、持久的爱,同时也是对建党百年华诞的献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和文化客厅,肩负着展示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和璀璨艺术成就的使命。刘文西先生的艺术人生显现出一个人民艺术家的内在本色,他的艺术创作生涯更突显出他卓有成就的艺术特色。我们希望通过本次展览,不仅能使观众欣赏他艺术的美感,更能从中汲取力量,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做出贡献。